致力于学习《了凡四训》中

Auth:jianpi       Date:2023/10/13       Cat:i生活       Word:共2924字       Views:

今天开始学习《了凡四训》,我为什么学习了凡四训呢

第一是家书,肯定就是比较务实,长远之路来走

第二既然是儒释道,必然暗含中华绵绵之道

第三能流行这么久,肯定有他的过人之处(王阳阳思想,曾国藩推崇,有几十个研究学会)

第四作者是取得过成绩的人,800年最好县令

致力于学习《了凡四训》中 - 第1张图片

同步笔记flowus链接


 

学习这本书,书中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我就不要拐弯再另外三心二意了,试试仔细阅读琢磨及和自己做链接:

看完第一遍有啥感受,

第二遍理解下有啥感触,

第三遍精读后有啥心得吧

 


 

立命之学和自己做链接:启发我要做的下一步:
1.原来以为这一类书籍晦涩难懂,且时代久远,思想上难以产生共鸣。没想到并不是形而上的哲学专著,反而是一部类似家训的内容,这就引发了我的阅读兴趣,要认真读下去。

2.书中说真正能改变自已命运的,是自已的心念和行为。觉察心念,是我不太擅长的部份,通过阅读此本,希望能有所感悟。我本身有些相信命运只学的,所以经常去算卦,拜佛之类的,希望有所新的感悟呢

 

改过之法和自己做链接:启发我要做的下一步:
1.每日做反思。2.不苛求自己不犯错,我们都是普通人,日常言行中犯大大小小的过错很正常,最重要的是要去觉察自己的心念,从心念上去修正。3.每天留出固定时间阅读。

 

 

积善只方和自己做链接:

启发我要做的下一步:

1.勤俭节约,舍财作福可以从小的地方做起,比如说每天收到了快递的纸盒,把它与垃圾分开,送给楼下的清洁阿姨。

2.与人为善。比如一个微笑,一个善念,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

 

总结一下全书和自己做链接:

启发我要做的下一步:

1.每当想要表现自已,展示优越感,刷存在感时,提醒自已要谦虚,谦虚、谦虚……

2.情绪即将爆炸时,提醒自已:打住,积了怨气是写不出好作文的,要心平气和……

 

和自己做链接:

自己要做的事:

1.每天一总结,改,善

2.知错马上改

3.心烦意乱时,向内问

4.提升自已

5.列出自已明确能做的10种善,带孩子一起做

6.爱护财物

他人要做的事:

1.谦让。

2.信息传递避免压制他人

3.接纳他人与我不同

4.与人交往,思考:能带给对方什么

5.看见他人好,点赞、宣扬

6.了解他人的“乐”

7.对更多人负起责任


1.这是是一部家训,是写给子孙后代的人生教科书。它矫正了中国人日常生活里普遍存在的对命理风水的迷信,倡导一种积极向上、自己命运自己掌握的人生态度。 

2.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作而成;每个人的福报,也是自己努追求而得。 

3.每天反省,每天把自己的好事坏事都记录下来。

4.命运可以通过修行改变,透过持续不断的做好事来改变。

5.真正能改变自己命运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 

6.追求富贵也有方法,不是厚黑学,不是权谋或神神鬼鬼,而是清净自己的心性以及在行动上持续不断的行善。

7.上天是公正的,每个人都要为他自己的行为买单。

8.只做好事,莫问前程,心安就好。

 


 

一:立命之学

立命只学,我觉得立的是人生命运的志向及目标坚持做好的,尽量减少做坏的,然后每天好的-坏的=存留好的

待整理:读《了凡四训》,与自己做链接

 

《了凡四训》中讲到修一颗平静的心,争名夺利自然会让自己心不安定,会随荣辱得失而起波澜。以下六点有所感悟,则智慧自开:

 

一,不争。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缺乏稳定的情绪,就是容易去争先。俗话说,枪打出头鸟。争得到名气地位,有时候会遭人嫉妒,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每个人只专注自己,向内求自己,不再去执外在的名利。当有一天自己的福德足够深厚,外在的东西不请自来。

二,不抱怨。不怨天,不尤人。怨气只会让自己更倒霉,没有人愿意看到一个愁眉苦脸的人。不抱怨自己的命运环境,还有其他的东西。若能把时间精力用在专注提升自己身上,那么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袁了凡先生在云谷禅师点拨下。懂得命运真相。于是改号了凡,从此改变自己的一言一行,修心养性,最后改变命运。

三,不后悔。过去的无法改变,只能接受。后悔只会让你更加自责,内耗,产生负面情绪。

《了凡四训》中一句经典名句,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乃再生之理也。

不管以前做错了什么,不应该再去后悔懊恼,收拾心情,轻装前进,让自己有一个新的梦想去追寻。

四,不怨人。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赋能的。如果你想得到什么,那么你要想着付出什么去兑换。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当事情不能如愿以偿的时候,首先是我们自己的原因。不要埋怨别人,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自己,这才是天道规律。

袁了凡先生在他没有儿子时,他就反躬自省为何不能生子的原因。一切都是因果关系,不能怪罪别人。

自己犯错改自己,当自己足够好的时候,一切都会好起来。

五,不着急。遇到事情不急不躁是一种很高的修为,也是成熟的标志。凡事有成就的人,他们的情绪稳定,从不会看到事情来临时慌慌张张,所以能够把事情处理得很得体。

袁了凡先生在修心的过程中,也提出不着急才能让自己有好心态。好心态就决定一切。

六,不发火。有本事的人没脾气。怒气之火会冲昏头脑,让自也处于被动状态。或者可能发生的好事也会变成坏事。

不发火是一个人的修养。袁了凡先生在他反省自己的时候,提出闻过则喜,问谤不怒。

如果是别人的错,你不应该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如果是自己的错,你更没有资格发火。

真正成功的人都是控制情绪稳定的人。只有自己情绪稳定的时候,才能有精力去处理好手边的事物。

不发火,是看一个人能不能做到情绪稳定的因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事态,不至于一发不可收拾。

遇到事情缓缓,让自己冷静一下,再去做决定,以免后悔。发火是一种本能,不发火就是本事。

袁了凡先生从一个性情急躁的人变成一个克己慎行的人。改变自己的性情,也改变人际关系。让自己的身心愉悦,去从事工作,效率更高。

 

 

其他类似文有感:

一:

我们常说真正聪明的人,都在下笨功夫,其实,只有聪明人才知道下笨功夫是对的,才知道下笨功夫的东西能留下来。

《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先生在改过之法中,也是运用笨方法让自己一点点改变,文中也这样写道: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来自:读《了凡四训》,越是聪明的人越想走捷径,越是智慧的人越懂得下笨功夫

ps: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文章:游灵山,人生不要抖机灵,不要太着急

 

二:

普通人看问题总是向外寻求答案。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要么归因于命运,归因于环境,从来不去想自己的问题。

在了凡先生没有遇到云谷禅师之前。他也是这类人。他相信人的命天注定,相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如果一个人不反省自己,只是盲目向外求功名富贵,可能会过分乱求。

这时,过分贪婪而不择手段,导致心中仁义道德消失,功名富贵也没有得到,这就是内外双失。

《论语》中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行有不得。

当你把目光收回来。聚焦自己当下所做的事情上,并能坚持十年如一日,不断向内求,挖掘自己的潜能,这才是真正的觉醒

人觉醒后也好像大梦初醒,忽然间看到真相。他就会回归自己,掌控自己的心,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真正活得通透的人都懂得向内求,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逆风翻盘。

来自:读《了凡四训》,看一个人是否觉醒,最关键点看他是向外求还是向内求

ps:我写的类似的文章:带小磊去普陀山,谈谈向内求

除非注明,忆秋年 - Blog文章均为原创,本文地址 http://www.hanshuailing.com/wordpress/?p=1085,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作者: 简介:

《致力于学习《了凡四训》中》留言数:12

  1. 剑 痞文章作者

    不同的声音:
    ​了凡先生的命真的改了吗?
    原创: 大觉师兄 觉品 2017-1

    1

    医学世家 – 慈悲DNA从53-73

    原文: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大觉师兄注:从了凡先生的父母的发心完全可以看出慈悲DNA的来源,只不过狭义的医者,就是指为这色身健康而专精的医生。而广义的医者就是为众生解脱生死之苦的大医王-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大医王应病与药,菩萨随宜演化。

    不过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袁了凡先生的家庭背景,袁家世代以医为生,是名副其实的真正的祖传老中医。从曾祖父袁灏,祖父袁祥到父亲袁仁都是有相当造诣的医生。所以了凡先生一开篇就说了为什么老母希望他能够弃举业学医,因为有基础条件啊。

    袁家的家学到了父亲袁仁这一代就更加发扬广大了,不仅精通医学,而且已经上升到了理论家的段位,著《内经疑义》、《本草正讹》、《痘疹家传》等。除了医学而且在书法上的造诣也很高,以致当时所谓“赵孟頫书法”,大半出自他的手笔。而且还有一群相当霸气的朋友圈,比如唐伯虎,心学祖师王阳明等。

    袁仁“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历书、兵刑、水利、医学等,无不精通,家有藏书两万余卷,号称文献世家。光从藏书就可以断言到袁仁这一代,袁家的家底已经十方雄厚了。

    袁仁以医为业,又以贤能闻名于地方,曾被选为“耆宾”,主持地方的祭典。

    那么,“耆宾”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名号呢?今按《说文》解释,“耆”即六十岁老人也。“宾”者,接人以义者也。《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由此可以解释为六十岁以上德高望重者,为“耆宾”。当然,在明代“耆宾”名号的加冕非常郑重,须由官方正式确认。按明制,每岁各省州县儒学遴访一些年高德勋之乡绅,拜为大宾、介宾或众宾。所举宾介先由在籍儒学颁发资格执照,然后上报督抚核定,最后具明该姓名和籍贯报礼部备案,注册后方称“乡饮耆宾”。乡饮耆宾享有参加由地方官吏主持的“乡饮酒礼”的礼遇。这种酒礼是一种尊老敬老的宴乐活动,一般在每年正月某日和十月某日举行。宴会当天,各路耆宾在儒学讲堂依次坐好,主持官吏大唱赞歌,并依次饮酒,互相礼拜,以这种独特的尊老仪式达到官方教化民众“为臣尽忠,为子尽孝,长幼有序,兄友弟恭,内睦宗族,外和乡里”的目的。这类乡饮耆宾尽管非地方官员,但在乡里、族里名望颇高,他们可以帮助有司推行地方教化,实行“家长式”的管理。

    了凡先生的父亲袁仁所以算是嘉兴的知名人大代表吧。

    袁仁38岁时妻子王氏去世,王氏生子袁衷、袁襄。袁仁又娶继室李氏,生三子三女,三子为裳、表(即了凡先生)、衮;长女嫁嘉善钱南壬,次女嫁嘉兴张高标,三女嫁嘉善钱晓。所以了凡先生有4个兄弟,3个姐妹。算是一个温暖的大家族。

    最关键的是袁仁夫妇信仰佛教,袁仁还把敬信三宝当作必须遵守的家法。家庭的教育为了凡先生的思想的形成播下了最初的种子。

    他对了凡教导的重心在修身:“士之品有三,志于道德者为上,志于功名者次之,志于富贵者为下。

    袁仁临死前将藏书全部托付给了袁黄,沐浴更衣,笔录“附赘乾坤七十年,飘然今喜谢尘缘”一诗,投笔而逝,达观潇洒。这种往生的档次相当高雅吧,写了首诗,然后潇洒说再见。OMG!牛X!

    ok,看过以上资料不难发现,袁家四代从医积善之家,所以了凡先生活到73真的不算什么神奇。根据大觉师兄的经验看,一般真正的名医后代都很不错。

    嘉兴

    2

    难以打破的正六品宿命

    1.没有利用好朋友圈

    从家庭背景看了凡先生至少是富二代+医四代+儒四代,所以最后只做到正六品的兵部主事,可以说完全没有利用好老爸的朋友圈。至少王阳明可是做过两广总督,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而王阳明学生很多都是朝中的权贵,了凡先生不但没有利用好父亲的朋友圈,也没有利用好自己的家族关系网,比如表哥沈科曾经做过临江府知府(正四品)和江赣兵备副使(正四品)。所以这里可以看出了凡先生的应该从来不会攀附权贵。大概学佛的人都认为只要自己不断的行善,就能够位高权重吧,所以不需要走人脉。结果就是妥妥的正六品。很踏实,但是绝对没有什么发展。

    2.师父很重要

    了凡先生在34岁这年,游山阴,拜王畿为师,王畿是王阳明最欣赏的学生,官至南京兵部主事(正六品),曾任南京武选郎中之职,因其学术思想为当时首辅夏言所恶而被黜。罢官后,来往江、浙、闽、越等地讲学40余年。所到之处,听者云集,年过80仍周游不倦。

    所以说师父非常重要,什么样的师父共振什么样的徒弟,看看王畿一生的仕途几乎和了凡先生一样。都是正六品的兵部主事,然后被罢黜,然后就是到处讲学,忽悠了很多人。

    3.官商很低

    了凡先生受儒家与佛家思想影响,虽然没有做到义理通达,但是至少是得其形式的。

    1588年才授宝坻知县马上撰《到任祭城皇文》,至少对神是十分恭敬的。

    第二年1589年《嘉兴藏》在五台山紫霞谷妙德庵正式开刻。撰《工书》、《积贮书》、《救荒书》、《代王座师寿浔阳董先生八十序》、《刑书》、《谕寮属刑文》等

    第三年1590年上疏朝廷请求减免宝坻赋税。宝坻赋税倍于他县,历年积欠粮赋万石,得到朝廷允准,“从二分三厘七毫减到一分四厘六毫”,“惟是宽征缓敛,庶可惠众安民。”秋,幻余禅师携卷至宝坻,撰《刻藏发愿文》,捐献俸银到五台山打万僧斋。

    所以大家可以看出了凡先生基本是代表了百姓与佛家的利益,从助印《嘉兴版的大藏经》之外就是上疏要求减税。

    大家不要忘了1590年是万历十八年,也就是万历皇帝亲政后,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先后在明王朝西北、西南边疆和朝鲜展开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巩固了汉家疆土。明军虽均获胜,但军费消耗甚钜。在朝廷最缺钱的时候,还要求减税,只能说了凡先生真的是官商低的可以。官方的最高政策当时是什么呢?就是清丈田亩又称“清丈田粮”,目的是为了纠正田制混乱。这是继鱼鳞图册之后进行的又一次全国性的土地大清丈。朱元璋时期那次大清丈,与“赋役黄册”相配套,编造了“鱼鳞图册”,为明代田赋征收奠定了基本框架。到了明中叶以后,“鱼鳞图册”已面目全非,赋役征派日益不均,国家赋税收入越来越少,“私室日富,公室日贫,国匮民穷”,田亩已是非清不可了。所以当时中央的政策两个字:缺钱,当你没有GET到中央的点的时候,那么肯定是妥妥的正六品。

    4.中进士的论文

    反过头来,我们再研究一下为什么了凡先生54岁才中进士的原因,了凡先生在1586年考中进士,会试三甲一百九十三名。呈《松江、苏州赋役议》,OK,这篇文章终于GET到中央的点了,写了一篇如何在松江和苏州收税的文章,要是写一篇如何在全国收税的文章就不会是三甲一百多名了,估计至少是二甲吧。

    当然了中进士之前,了凡先生还是做了一些佛家的功德的,比如1583年与达观大师(紫柏真可)在敞庐商议刻藏之事。八月,善事三千满,九月十三日,复起求进士愿。1854年与达观弟子密藏(道开)在嘉兴楞严寺筹刻印《嘉兴藏》事,起草撰写募刻方册缘文。

    5.功成名就却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弹劾

    从万历二十年(1592)朝鲜遭到日本侵略,王京陷落,八道失陷七道,仅靠近明朝边境义州一带尚存。朝鲜危急,请求明朝援助,“请求援助的使者,在路上络绎不绝”。万历皇帝鉴于唇亡则齿寒,决定派兵到朝鲜,援朝抗倭。

    1593年1月,了凡先生以兵部主事的身份随经略宋应昌、征东提督李如松渡鸭绿江参加抵御日寇,光复朝鲜的战役。正月初八(1593年2月1日),谋划会攻平壤,歼敌万余,光复平壤,明军收复开城、白川、牛峰、平山等地,日军全线溃败,撤至汉城,扭转半岛战局。三月,被主帅李如松参劾,以十罪列黄。未几,拾遗疏劾在宝坻时纵民逋税,革职归,三月二十六日离任。

    本来打了一场大胜仗,却被主帅,镇守辽东的大咖李如松弹劾,这也未免太奇怪了吧,其实很简单,肯定是没有get到上级的点而已。李如松就是李成梁的儿子,这一对父子可是说是明朝辽东铁骑的两代当家的,你说你一个什么背景也没有的六品主事,在人家刀头舐血的武将面前玩心灵鸡汤类的理论,你说烦不烦,最后被弹劾的理由居然是在宝坻时纵民逋税,就是对百姓逃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实何止,了凡先生是明明白白的上疏要求减免税收。

    本来一场妥妥的提升之路,就这么被断送了,要不肯定是妥妥的正三品兵部侍郎,然后跟着李如松这颗大树,吃香的喝辣的,妥妥的终老,不要忘了李如松最后可是辽东总兵,并且死后追赠与正一品的赠少保、宁远伯。

    其实在1577年了凡先生45岁的时候是有机会提前几年中进士的,当时了凡先生会试拟第一,最后以策忤主试,落第。也就是说没有处理好与主试的关系最后被取消了第一的资格,要不然就是第一名的会元。了凡先生的官商真的是low到家了。这就是祖上没有从政DNA所要付出的必然代价吧。

    总结:功德是肯定要做,但是不要以为做了功德,本职工作就不好好干了。一句话你GET不到领导的点,即便工作做的很好,也会被弹劾。从政一句话,既要为百姓办事,也要GET到领导的点,要不然,还没有等你为百姓办成事,就被领导办了。

    这个匾很有含金量

    3

    子嗣

    孔先生算了凡先生命中无子,这一点还真的被了凡先生打破了,在49岁这一年才有了一个独子,真的是做功德做出来的,这个必须跪服。

    1580年了凡先生48岁这一年,他与性空、慧空在魏塘东塔禅堂回响,建求子道场,发求子愿。性空、慧空是当时嘉善县城景德寺僧,慧空名如谷,嘉善思贤乡(陶庄)人。东塔禅堂在景德寺内,《嘉善县志》载:“原地基一十三亩五分两厘六毫,量难办,举人袁黄代输其半”。袁黄就是了凡先生,当时还没有中进士,所以称举人。

    一句话,花了大钱,下了血本呢。

    很多人就想烧一柱劣质香,四面一顿瞎拜,就想发财,大觉师兄只能说你无知者无畏,烧劣质香供佛,不但没有功德还有很大业障。而且是严重的贪心。很多人自己没有钱做功德就组织别人出钱做功德,就认为自己功德也很大,请问你出了多少力,多少钱呢?你顶多算是个会计,如果使用不好,你还要负担法律责任呢。

    嘉兴

    4

    总结

    官职 – 助印嘉兴版大藏经+符合中央政策

    子嗣 – 捐了一半的钱建求子道场东塔禅堂

    寿命 – 医学世家+日日行善

    弹劾 – 没有GET到领导的点

    5

    贵人

    1.父亲 袁仁

    深厚的家学与声望,绝对霸道的朋友圈

    2.孔先生

    让其弃医从政的指路人

    3.以云谷禅师

    4.达观大师(紫柏真可)

    5.师父王畿

    6.性空、慧空

    最慈悲的观世音

    不能说的秘密

    晚年也信风水的了凡先生

    清嘉庆《嘉善县志》载:“袁黄晚年信风水,将营寿藏,日买舟往乡觅地。至一村,见一老人,须鬓皆白,问之曰:‘此间有好风水否?’答曰:‘农民生长此地,七十余年矣,但见官人来作坟,不见官人来上坟。’袁恍然悟,遂反棹。”

    看来了凡先生还是比较在乎功名的。一听说但见官人来作坟,不见官人来上坟,马上明白此地后代是不出官员的。就马上调头。我也是醉了。

    掌握多少真理,就能掌握多少自己

    不被忽悠,严谨务实

    敢做的直播才是硬道理

    殷馨梓-月中天

    来自觉品

    00:0005:33

    阅读 222284

    精选留言

    写留言

    6

    liuyunao

    阿弥陀佛,师兄吉祥,师兄深耕史料,独立思想,谨慎治学,观点接地气。末学只是有少疑问,师兄依据史料深度研究,关于了凡先生改命,精持准提咒的效果和影响,不知师兄怎么看,感恩师兄

    6 作者

    了凡先生应该没有仪轨,所以效果不大

    2

    Lavender (极乐小品品)

    师兄,前段时间买了两款茶给我妈喝,我妈可能湿气太重,这几年大便都不成形,喝完之后大便现在成形了,这茶确实可以帮助到人。为了觉远堂事业,我有些建议想跟您反馈:

    1.作为一名消费者角度看,我觉得产品包装太普通了。给人的感觉不够高大上,不是很喜欢。其实包装非常重要,很多消费者非常看重包装的。

    2.推广力度不够大,其他途径我不知道,但是微信上来说,推广内容太过单一,发来发去就那几张图片,没啥新鲜的内容,看久了就会腻。如果结合视频,或者更多内容分享会更好。

    3.给我的感觉没有建立营销团队。我不知道具体有没有建立,但是感觉没有。为啥呢?你看呀,海报发来发去就那几张,要不是没团队要不就是懒。一个产品必须要有整套营销团队的,包括设计,推广,售后啥的。每个细节都要做好,每个环节都要人才。

    以上都是作为一个消费者的建议,都是有啥说啥的,哪里说的不好请不要介意。

    3 作者

    你的建议特别好

    2

    悦心

    赞叹!如此全面又结合世情的分析,有详细史料经典出处,有立足于世的世事人情的剖析,看完有酣畅淋漓之感,也是有醍醐灌顶之感,大觉师兄慈悲的帮助于读文字的有缘人。我们大部分人活在世间,除去因果轮回及福报资粮的方面,却真的缺少些智慧的思考,在世间求生活却不懂的世间法则!任何年纪阶段,谁读谁都有受益点啊!感悟,感恩

    2

    燕子•蒋

    通过大觉师兄严谨细致的解析,看来我把了凡四训读草率啦,惭愧啊

    就此可以写一篇总结:这些年读过多少书?一目十行?浮皮潦草?读的究竟吗?还是追风赶潮?亦或是我人丑,还是得多读书?

    感恩大觉师兄教诲

    1

    Lavender (极乐小品品)

    说到改命,宽婷的命运是真的被师兄您改变了。没认识您之前宽婷师兄过的好痛苦,自从认识了您感觉到她的生活就像黑暗中进入了阳光。她是我的微友,我在厦门这边放生群做义工,一次组织活动加上的,那时候她经常拿几十元给我定期帮她放生。也是因为这个因缘看到她微信才知道觉品。现在的她因为遇见你生活充满希望。还有莲花小饼,15年刚学佛想请一尊地藏菩萨像回老家,结果寺院正要请观音像地藏像于是一起请,那会刚学佛懵里懵懂筹款,三天筹了5.6万,吓死了,就是那个时候认识莲花小饼,然后她也有帮忙转发,后来没想到莲花小饼跟宽婷过去世有这个缘分。那时候还奇怪她们两个微友怎么一起去兰若寺。原来什么都逃不过缘。
    https://zhuanlan.zhihu.com/p/41412310

    1楼 回复
  2. 剑 痞文章作者

    余初号学海,是日改号了凡。
    了凡,大概的意思就是了却凡尘,和世俗名利有一个彻底的了断,就是说不再从心里面对世间的各种东西或者功利名禄产生任何的妄想
    那么我现在迷茫,懒惰,痴迷于建站和域名
    应该号 了啥呢

    2楼 回复
  3. 剑 痞文章作者

    “立命”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注解:作为人,在活着的时候努力修身养性,勤奋学习以待天命,尽到做人的本分

    3楼 回复
  4. 我来学了凡心得文章作者

    人的一生最好的状态是无论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都是饱满的!


    了凡先生见云谷禅师时,由于把自己的命运归结于上天的注定,导致没有了对外部物质的追求,因而就得不到物质世界的满足,我现在的情况何其的相似呀,由于目前眼界和胆量的狭窄,也是迷茫期,外界没有太多的压力,内心没有强烈的追求,致使生活无过大的追求,云谷说,重点在:“求在我”能过做到这一点,那么内心的精神世界和外在的物质世界都能够得到满足,我目前就是我无求,或者求太泛,求心不坚
    那么怎么办呢,陈美锦编译的这本《了凡四训》有给出了我想要的注解:

    人们无论是求内心的德行,还是求外在的富贵(职位和财富),都必须在自我内心之中进行自我省察。通过内心的自我分析,来取得自身的进步,最终才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命运。相反,什么事都不花费真心去追求,而总是想着依靠外力的帮助,就只能看上天的安排了

    人们在世间往来求索,因为一时的贪念,在盲目追求中就会迷失自我,迷失原来清净的心性。或者被外界形形色色的欲望扰得方寸大乱,或因为求而不得,导致内心悲观绝望,这样不仅外部欲求得不到满足,就连内心的宁静也失去了。 第25页

    4楼 回复
  5. 剑 痞文章作者

    我惊讶地发现,凡是生于富裕之家者,他们的家族中都拥有一个奇特的共性:在家谱上的前几代中,必然留下了一段令人惊叹的善行。这些善行可能来自于他们的父辈、祖辈,或是曾祖辈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只要一个人能坚持不懈地行善,即便他们的子孙后代遭遇困境与艰难,往往也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克服困难。而如果有人能够献出至高无上的慈爱,无私无求,那么他的后代将时刻享受着富足安康的生活。不再羡慕别人的幸运和快乐,这一切都源于他们积累的善行。人生的幸福不是从索取中获得,而是通过持续行善所累积的福报换得。善良本身即是幸福的源泉,真正的善良需要内心发自同情他人、不图回报,也不期望以此来追求舒适的生活。这个世界的真实之面是,越是愿意帮助他人而不图回报的人,福报会更加浓厚且丰盛。给予真挚的关爱必将获得满满的回报。愿每个人都坚信“善有善报”的真理,只要我们坚持积累善念,相信美好必将如期而至,给予我们无尽的幸福。

    5楼 回复
  6. 剑 痞文章作者

    第一篇叫立命之学,第二篇叫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
    1.立命之学

    所谓立命,就是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被命运左右。

    如果把种种的不是尽量地改掉,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能够做到这样,那就是你重新再活一遍了。

    而从他起心动念的这一刻起,他的命运也开始发生改变,这就叫作立命。

    在袁了凡活到六十九岁的时候,他给儿孙留下了一段话,说“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何福不可求哉?”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做到了两个字,一个叫修,一个叫俟。什么叫作修呢?就是自身有过错,那就应该彻底改正,永不再犯,这叫修为。那什么叫作俟呢?就是哪怕有一点点非分的企图、念头,有一点点的迁就和迎合,都应该彻底地斩断它,这样才能够勤勉修身,而又能够安心等待。

    那你说做到了修和俟的人,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呢?就是遇到一件事竭尽所能,然后完全放下;或者说用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业。一旦达到这种境界,就是达到了不动念的境界,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才是真正的立命之学。

    2.改过之法

    《了凡四训》中有言:“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要想改变命运,先要改掉自身的一些坏的习气,清除内心的一些妄念,改正过去的种种不足,叫“善改过者,未尽其事,先明其理”。

    也就是说没有人是不犯错的,犯了错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白错在哪里,要懂得其中的道理,举一反三,这样才能保证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袁了凡认为欲要改过,一定要有三颗心,这样才能够明白道理。是哪三颗心呢?第一,羞耻之心;第二,敬畏之心;第三,发勇之心,就是勇敢的勇。

    所以福之将至,可以从一个人宁静的心境和安稳的态度中判断出来;反过来,祸之将临,也能从这个人的乖戾,和不自然的言行中发现得到。

    所以袁了凡认为,一旦发现了小小的错误和过失,就不能放过,而是应该抓住它立行改过;这样长期坚持下来,人自然而然就能得福而避祸。

    一般人会有三种做法,叫作“从事上改”,“从理上改”,还有“从心上改”,这是三个阶段,做法不同,所得的功效也不同。

    在袁了凡看来,改过最上最高的方法还是修心。

    心不动,坏的念头就消失了,也就不会再犯了,这个就叫作动心起念。

    如果能够做到吾日三省吾身,把自己当作一块美玉,天天月月年年地雕琢下去,最后我们就成为了一个品行很上乘的人了。


    ​3.积善之方

    《了凡四训》中讲:“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这是在改过之后,人们就能够着手来“积善”了。“积善”就是改变命运,非常重要的一关。

    在这一篇中,袁了凡提供了十大类善行作为指南,提醒大家说平时可以多做这样的事儿。慢慢地,你的好运和福德就会一点一滴地攒起来。

    包括什么呢,叫“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教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

    比如说辨别什么是真善,什么是伪善,怎么分辨呢?
    首先我们对善恶的辨析要有曲直之分。什么叫作曲直呢?书里面就讲,说全是救济世人的心就叫直;如果有一些讨好世俗的心,就是曲。

    全是爱人的心是直;如果有一丝对世人怨恨不平的心,就是曲。

    全是恭敬别人的心是直;若有一丝一毫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

    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圣人和普通人对于善恶的看法,取舍是大不相同的。

    所以袁了凡总结,说凡要积善,绝不可被耳目声色所利用,跟着感觉走,必须要从起心动念的隐微地方,将自己的心默默地洗涤清净,不可以让邪恶的念头污染自心。

    那么接下来我们再辨析一个观点,就是善恶还有是非之分,什么叫作是非呢?

    普通人去做善事儿,不能只看眼前的效果,不能只是在心里不断地拔高自己,需要看这件事的长远影响。

    有一些人出于好心,出于善意去做事儿,但是结果却并没有那么好,这就叫似善而实非善。

    那另外一些人,做事的动机也许并不那么纯粹,然后他的行为上也有一些瑕疵,但是结果却是有益于大众的,那这就叫作虽非善而实是善。

    在平时的生活里,一言一行都不为自己的私利起念,全是为社会树立典范,这就是君子天下为公的气度。

    4.谦德之效

    什么叫作“谦德”呢?就是跟人相处,待人要谦虚,从别人身上处处学习,这样自己就会有进步。

    古人有几句老话说“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

    这个“志”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有大的格局和胸襟。

    就像树要有根一样,人要立定这种伟大的志向,必须在每一个念头上都要谦虚,即便遇到像灰尘一样极小的事情,也要给别人方便,也要去包容理解别人。能够做到这样,那么命运的福报,就能够由自己决定了。

    这就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如果一个人一心一意地去培植良善的心念,一心一意地去做善良的事情,每时每刻显现的都是正念,那么邪恶的不正当的念头,就不会来找你。

    打一个比方,就是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那些鬼鬼祟祟的东西,就会全部消失了。

    阳光越温暖和煦,然后那些阴谋诡计,就越是立不住脚,这就是谦虚给人带来的福报。
    袁了凡先生所总结的“立命、改过、积善、谦德”,依然很具有现代性

    6楼 回复
  7. 剑 痞文章作者

    《了凡四训》里的改命十大金句,背下来让你少走弯路
    1、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一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福气也是靠自己来求。你的一言一行,起心动念,决定你的吉凶祸福。

    2、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世间的一切功德福报,都离不开自己的内心,只有净化自己的内心,断恶修善,从心开始改变,没有感悟不到的。所以说一个人的改变一定是从心的改变开始的。

    3、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从前所有的经历,无论是好还是坏,都过去了;从今天开始一切重新开始。曾国藩就是读到这句话把自己的号改为“涤生”,并把《了凡四训》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

    4、闻谤而怒,虽巧心力辨;如春蚕作茧,自取纠缠。

    如果听到别人的诽谤就大发雷霆,那就如同春蚕吐丝成茧一样,把自己束缚起来了。

    5、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每天都要去反省自己的过错,一天步反省改过,就是安于自是,没有进步。

    6、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言语劝人是一时的,以书劝人可留百世。

    比如《了凡四训》《颜氏家训》《父子宰相家训》等都是代代传承下来的经典,影响了无数后人。

    7、过于厚者常获福,过于薄者常近祸。

    厚道的人常常福泽深厚,而刻薄的人常常不能远离祸端。

    8、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

    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去掩盖别人的优势,不要因为自己为善多,能力强就炫耀,让别人难为情。

    就是我们常说的:发自己的光,也要让别人可以发出他的光芒。

    9、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

    一个人能够有什么样的福报,都是由自己的德行决定的!《了凡四训》也是一本劝善书,劝人广积阴德的,多做好事,改变自己的现状和命运。

    10、一息尚存,弥天之恶,尤可悔改。

    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滔天的罪行也可以忏悔改过。改过在一个人的起心动念,只要觉察到过去的过错,一心改过,就像千年的幽谷,一灯才照,千年之暗俱除。

    7楼 回复
  8. 剑 痞文章作者

    看到有人说 羞耻心,我本身觉得一般情况下很难,但是别人举了一例,如果你看到比你聪明的人,能力强的,取得结果的人又比你努力,这个时候你会不会 有羞耻心呢,瞬间,我有所感触,觉得,哦,原来可以这样激励和羞耻自己呀

    《了凡四训》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
    https://mp.weixin.qq.com/s/7eK-xGNNLZj9eFuJ1HZMiQ

    8楼 回复
  9. jianpi文章作者

    AI文:学习了凡四训,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1. 了解背景:了凡四训是明朝袁了凡所著的一部家训类作品,分为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篇。了解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思想。

    2. 阅读原著:阅读了凡四训的原著,理解书中的主要观点和论述。原著较为简短,篇幅不大,阅读起来不会花费太多时间。

    3. 分析和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对书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将书中的道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4. 交流和讨论:可以与他人分享阅读了凡四训的心得,参加相关的读书会或讨论组,与他人交流和讨论,这样可以加深自己对书中的理解。

    5.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书中的观点,为自己制定一个实践计划,将书中的道理付诸实践,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6. 持之以恒:学习了凡四训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持之以恒地践行书中的道理,才能真正受益于这部作品。

    7. 阅读相关书籍:阅读其他与了凡四训相关的书籍,如解读、评论等,可以帮助自己更全面地理解这部作品。

    9楼 回复
  10. jianpi文章作者

    了凡四训里面的功过格,每天核查相互抵冲,这个是很不错的,教为人向善,查过,之类都是有好处的,我应该静下心来,在无聊的时候多学习一点之类的东西

    10楼 回复
  11. 我就是我

    https://m.toutiao.com/is/iRu93TeY/ – 悠闲爱生活的柔情似水:我惊讶地发现,但凡出生在富裕家庭的人,其家族都存… – 今日头条

    《了凡四训》:向内求,才是生命觉醒的开始https://mp.weixin.qq.com/s/_D4V3S50sk_KfWEzEj98Hg

    11楼 回复
  12. 我就是我

    刚开始看了凡四训的时候,我以为就是教人诚恳,做个好人做善事的这本书,但实际看了电影一半的时候,截止到目前,我发现不是这样的,他教人改过自新,多做一些好的事情,少做一些孽障的事情,另外他有一个记录本本,每天把做的好的事情和坏的事情分别做抵消,这样的话,人就会不断的在进步,其实我开发业务和对客户关爱不到,也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小本本,这样的话就一直在前进中,同样生活也应该这样,接着看吧,立命之学。这个和国外的一些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一个道理,但是更多的是作为人的一个主心骨,一种信念的执行

    12楼 回复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