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电动卡车交车及相关学习

Auth:jianpi       Date:2025/06/30       Cat:i工作       Word:共2111字       Views:

隔壁老刘买了五台比亚迪的电动卡车,锋哥也买了一台,型号为BYD Q3,为565KWH的,理论里程为400公里,车型各版本如下:

参观电动卡车交车及相关学习 - 第1张图片

老刘邀请一块去参观及学习了一下,我觉得电卡市场以后不容小视呢

参观电动卡车交车及相关学习 - 第2张图片

车辆做的还是蛮不错的,比较扎实,但是卧铺偏小,具体信息可以看这个链接:BYD Q3

参观电动卡车交车及相关学习 - 第3张图片

参观电动卡车交车及相关学习 - 第4张图片

 

相关车辆交付仪式如下:

参观电动卡车交车及相关学习 - 第5张图片

然后 又介绍了一些比亚迪的相关技术及市场情况:

参观电动卡车交车及相关学习 - 第6张图片

 

目的的上海市场情况:

参观电动卡车交车及相关学习 - 第7张图片

 

电卡现在的配套毕竟属于先行阶段,暂时只能成为短驳,点对点货运市场的主流运营场景。我还要再观察,揣摩,学习 一下。最后我用AI分析了目前的电卡市场情况,相关如下:

“结合港口运输市场,谈谈电动卡车运营起来,目前的优缺点分析”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fcfcfc;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none;">在全球港口绿色转型与“双碳”目标推动下,电动卡车凭借其技术特性与政策红利,正在港口运输领域加速渗透。然而其运营仍面临多重挑战,需结合场景特点进行系统性分析。

一、港口电动卡车的核心优势

  1. 环保合规性成为刚性需求

    • 零排放特性​:电动卡车在运行中不产生尾气污染物,直接降低港口碳排放强度。以营口港为例,50辆电动重卡年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5000吨,契合钢厂A级环保评级要求与港口绿色转型目标
    • 政策倒逼转型​:交通运输部明确要求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新能源运输大宗货物比例需达80%​,海南等地更计划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政策压加速电动化进程
  2. 经济效益显著,全周期成本占优

    • 能源成本减半​:港口短途运输(通常<150公里)中启停频繁,燃油车油耗激增。天津港数据显示,传统重卡百公里油耗达50-60L,而电动重卡仅需200kWh/100km,按电价1元/度、柴油7.4元/L计算,能源成本降低超50%​,单车年省10万元
    • 维保成本下降​:电动卡车省去发动机、变速箱等复杂部件,保养项目减少。天津港案例中,电动重卡年保养费用较燃油车低约1万元
  3. 技术适配港口作业场景

    • 低噪音与平顺性​:电机驱动噪音低于传统柴油机20分贝以上,改善司机工作环境;自动挡设计避免频繁换挡,降低疲劳强度,尤其适合24小时连续作业
    • 补能设施协同便利​:港口电网基础设施完善,可灵活布局充电站。如营口港在出口1公里处建设换电站,结合​“车电分离”模式​(电池租赁),3-5分钟完成换电,支持车辆高频次运营。部分港口还配套光伏发电系统​(如营口港2000kW光伏年供4000度电/日),进一步降低用能成本
  4. 智能化升级的天然载体​ 电动底盘与电控系统为自动驾驶提供理想平台。天津港自2018年试运营全球首台L4级无人驾驶电动集卡,通过激光雷达与北斗定位实现集装箱自动转运,较传统AGV方案成本降低三分之二,且无需改造码头地面

    。宁波舟山港、青岛港等已推广千辆级无人电动集卡,推动港口向“无人化”演进

     


二、当前运营中的核心挑战

  1. 高购置成本与资金压力

    • 初始投入门槛高​:电动重卡售价约70万-76万元,其中电池成本占比超50%​​(约40万元),显著高于同规格燃油车(约40万元)
    • 中小企业承压有限​:港口运输行业多由中小车队运营,需依赖金融分期购车。京唐港调研显示,车队需在还贷期(通常3年)内维持收支平衡,盈利依赖后期运营,抗风险能力弱
  2. 补能效率与基础设施瓶颈

    • 换电站覆盖不足​:尽管换电模式高效,但建设滞后。京唐港周边仅乐亭有一座换电站,多数车队依赖双枪快充​(1小时充满),影响车辆出勤率
    • 电网扩容压力​:大规模充电需求可能冲击港口电网,需配套储能或微电网系统,增加基建复杂度
  3. 技术可靠性与生命周期焦虑

    • 电池衰减隐患​:重载工况下(如载重100吨),港口电动卡车电耗高达2度电/公里,加速电池损耗。用户担忧质保期(通常3-5年)后电池容量衰减至70%以下,更换费用高昂
    • 环境适应性待提升​:冬季电池性能下降明显,且港口高盐雾环境对电池防护等级(需达IP68)提出严苛要求
  4. 商业模式与生态协同不足

    • 车电分离模式待完善​:电池归属权(车主vs换电站)、残值评估标准缺失,影响二手车流通
    • 业务可持续性风险​:港口正建设输送带等替代运输方式(如钢厂至码头直达),可能挤压电动卡车业务空间,京唐港部分车队面临业务量减半风险

三、典型案例:港口电动化的实践探索

  • 天津港无人电动集卡​:通过“AI+车企+港口”三方合作模式,中国重汽、主线科技与天津港联合开发L4级无人驾驶电动卡车,降低人工成本,提升转运效率,为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提供范例
  • 营口港换电生态圈​:启源科技构建“车-站-光”协同系统,在港区出口布局换电站,升级400度大容量电池,结合光伏绿电,实现50辆重卡日均300公里高效运营,验证“车电分离+绿色能源”可行性

四、发展建议:迈向规模化运营

  1. 政策与金融支持​:延续购置税减免,提供专项低息贷款;推行港口“新能源运输配额”制度,强化政策刚性
  2. 基建与标准共建​:政企合作建设港口充换电网络,制定电池梯次利用标准;推广上海洋山港“换电走廊”经验,建立跨区域补能网络
  3. 技术迭代与模式创新​:研发固态电池提升续航与寿命;探索“运力租赁”模式(车队按里程付费),降低初期投入
  4. 生态协同延伸​:推动港口电动卡车向矿山、钢铁厂等封闭场景复制,扩大规模效应;结合氢能重卡补充长途运输需求
⚑Tags:      

除非注明,忆秋年 - Blog文章均为原创,本文地址 http://www.hanshuailing.com/wordpress/?p=7730,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作者: 简介:

《参观电动卡车交车及相关学习》留言数:3

  1. 剑 痞文章作者

    长城的电卡车商让韩君公司试驾了一台573°电左右的电动卡车,韩君的反馈为:
    浙江充电优惠比较多,有不少地方可以达到0.4元/°-0.45元/°,江苏的充电站点比较多,费用贵一些,一般每度充电为0.8元-1.1元 综合下来,标载20吨 可以达到1KM/1.1° 约为1KM/1元的成本

    1楼 回复
  2. 剑 痞文章作者

    今天老刘给我说,准备再买十个电卡,跑合肥,电卡走地面道路,不走高速,不带货,适合慢行,充电0.4元-1元/度

    2楼 回复
  3. 剑 痞文章作者

    如果公司有国四集卡淘汰置换,置换补贴价格还是蛮不错的,老姚给哥拿了8万元/台的补助,想用哥国四卡车的报废补助

    3楼 回复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