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游五台山

Auth:jianpi       Date:2025/06/22       Cat:i生活       Word:共3601字       Views:

五台山,这座被赋予了殊胜意义的佛教圣地,每一次靠近,似乎都能感受到一种超越尘嚣的静谧与量! 我和小米,已经是第三次踏上这片土地了。前两次,我们像许多游客一样,从五台山机场乘大巴直接抵达景区,但这一次,我们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从太原下飞机,然后乘坐依维柯到五台山景区。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1张图片 约莫上午十点,我们抵达太原武宿机场。夏日的阳光有些灼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杂着尘土与绿意的气息。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很明确——五台山,在黄牛的带领下,多花费50元/人*2的价格,来到了一个去五台山的依维柯车上,人不多,这种车都是野路车,拉人全凭车老板或司机“摇人”,凑够一定数量的乘客他们才肯出发。 司机大哥看起来五十来岁,皮肤黝黑,眼神里透着一股精明和淳朴交织的劲儿。他不像有些同行那样急躁,而是不紧不慢地四处张望,时不时喊几声:“去五台山朝拜的,坐这儿!便宜,方便!”我们跟着他上了车,算是第一批“种子乘客”。接下来的时间,便成了一场奇特的“拼车”之旅。司机大哥带着我们辗转了三处地点,每一次停靠,都像是一次小型的社交活动。他熟练地与不同地方的人搭话,介绍路线,砍价(虽然看起来更像是一种固定的低价),最终,车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从一开始的寥寥几人,到后来挤了八位乘客,各种年龄、穿着、神态的人凑在了一起,车厢里弥漫着一种奇妙的陌生又短暂的“同路人”氛围。

这趟“拉郎配”式的旅程,足足花了我们两三个小时。当车辆终于启动,带着些许摇晃和发动机的低吼,驶离了太原市区,朝着北方的群山进发时,窗外已经悄然滑向午后。大约在下午2点半到3点的样子,我们抵达了五台山景区的朝台购票处。望着眼前熟悉又有些陌生的山门,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受涌上心头。漫长的车程并没有让车厢变得沉闷,反而因为司机大哥的健谈,而充满了各种话题。他告诉我们,他不是普通的司机,而是这辆车的老板,自己经营着这条五台山线路。更令人惊讶的是,他骄傲地说,自己才干了一年多,就已经买了三辆车,雇了其他司机来开。“我对乘客好,这点你们放心。”他拍了拍胸脯,语气诚恳,“每次出车,我都买整箱矿泉水,放在后面,想喝就喝,不花钱!” 他热情地邀请我们加他的微信。“加个微信吧兄弟姐妹们!以后再来五台山,还找我!”他的眼神里带着期待,仿佛我们加了他,就欠了他一个人情。“五爷生日那天,我都是去免费景区接人,不收钱,免费泊客。”他解释道,“这也是我的一点善事。”他说这话时,语气是真挚的,带着一种朴素的宗教情怀,又像是一种聪明的营销策略。他似乎很清楚,在信息流动的今天,口碑和关系网就是最好的广告。他通过提供超出预期的服务(免费水、免费泊客),建立信任,然后通过微信这种现代工具,将流动的乘客转化为潜在的、可追踪的“粉丝”或“回头客”。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词——“导流”。他或许无意于塑造什么宏大的个人IP,但他的确在努力将更多的流量导入自己的“池塘”。这种基于信任和实惠的“大巴拉客”模式,初听之下似乎粗放,细想却蕴含着朴素的商业智慧。我微微一笑,这并不难懂,毕竟,在物流行业摸爬滚打多年,那种对“人、货、流”的敏感和触类旁通的能力,早已融入了骨子里。 司机大哥把我们送到登台车站,我们买了登台的车票。这次,我们依然选择了东台。或许是之前的经验,东台是五座台顶中开发最成熟、香火最旺的一个台,我们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了这里。

 

当车缓缓驶上东台顶,眼前的景象确实比去年更加完善了。道路更平整,休息的亭子更多,甚至,在开阔的台顶一角,新塑了一尊五爷的像。五爷,这位在民间极富人气的龙王菩萨,似乎早已超越了佛教经典的严格定义,成了五台山最接地气、也最灵验的象征之一。看着香客们虔诚地跪拜、许愿,我心中也泛起一丝波澜。或许是受环境影响,或许是内心深处也渴望一点慰藉,我决定“贡献”一份心意。在香油处,我掏出100元,请了一盏祈福灯。那灯盏不大,却映照着台顶的微风,摇曳生姿。我拍下了照片,想记录下这份此刻的心愿。或许,在浩渺的宇宙和漫长的时光面前,个体的渺小与脆弱,总需要一些寄托。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2张图片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3张图片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4张图片

站在台顶,极目远眺,群山连绵,云海翻腾。尤其是在午后阳光充足的时候,那种阳光的光辉洒满山谷,连远处的云层都镶上了一层金边,壮丽得让人心醉。我举起相机,拍下了一张又一张。那一刻,强烈的熟悉感涌上心头——这光线,这云雾,这辽阔感,竟让我恍惚想起了九华山上的某个瞬间。两座佛国圣山,在某个不经意的角度,竟有着如此相似的容颜,仿佛是大地母亲不经意间打翻的两盏圣水,洒落在不同的角落,却都闪耀着同样的光芒。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5张图片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6张图片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7张图片

白天的朝台之旅在满足与些许疲惫中结束。晚上,我和小米找了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客栈住下。褪去朝圣的外衣,我们还是两个习惯了在酒杯里寻找片刻放松的普通人。我们小酌了几杯,一瓶茅台1935,加上小米喝的两瓶啤酒,很快见了底。我似乎也喝了一点啤酒,但记忆已经有些模糊。微醺之下,我们开始探讨一些生活里的小事,那些关于理想、现实、人际关系,以及彼此间那些只有老友才懂的默契与摩擦。酒精是个奇妙的催化剂,它让平日里被礼貌和理性压抑的情绪,像破堤的洪水般涌出来。于是,争吵发生了,而且比预想的还要激烈一些。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8张图片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9张图片 在争执到某个临界点时,小米选择了一种最省力的方式——不说话,让这场风暴自行平息。毕竟,我们相识多年,彼此太了解了。这些争吵,从未真正伤及根本。我俩饭后沿着寂静的小路,一直走到了很远的地方,仿佛刚才的争执从未发生。

夜晚的睡眠却成了煎。客栈的床实在糟糕透了,中间的脊梁部分完好,但两侧却是两个令人惊恐的空洞。我的身体陷在中间,上半身和下半身悬空在两个空洞之间,腰部承受着全部的压力,仿佛被无形的巨石压着。一夜之间,我被疼痛惊醒了好几次,每一次睁开眼,看到的都是黑暗,感受到的只有腰间那钻心的不适。第二天早上,我几乎毫无精神,整个人像被抽干了力气。腰疼得厉害,甚至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怀疑自己是不是发烧了,身体里有什么地方出了严重的故障。

由于腰疼,我们起得比平时晚了许多,原本计划的行程也受到了影响。

上午,我们再次朝拜了广化寺。那缭绕的香火,似乎都因为身体的疲惫而显得有些遥远。匆匆拜完,我们又赶往殊像寺。没想到,这里的人流异常密集。或许是刚刚中考和高考结束,许多学生利用假期来到这座著名的风景区,他们三五成群,脸上带着青涩与好奇。寺庙里,香客和游客混杂,摩肩接踵,连呼吸都有些不畅快。

朝拜结束后,行程的终点,自然是五爷庙。这是五台山最“热闹”的地方,没有之一。上午十点,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地上都能看见晃动的光影。还没走近,就远远地看到了那条蜿蜒的长龙,起码有一公里以上,甚至更长。人们排着队,耐心地等待着进入那小小的殿堂,去求一个平安,求一个顺遂。我被这场景彻底震撼了。我从未见过哪个寺庙会如此热闹,如此充满人间烟火气。香火的味道混合着汗水的味道,虔诚的眼神里映照着现实的焦急与期盼。队伍缓慢地移动着,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相似的、略带疲惫却又充满期待的神情。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渺小的自我,在巨大的命运面前,都渴望着一点来自上苍的指引和庇护。

五爷庙的进口,似乎更大了一些,更加气派。它像整个五台山的中心,吸引着最多的目光和最多的脚步。站在人群中,感受着那份集体性的信仰与期盼,我内心五味杂陈。这种热闹,既让人感动于信仰的力量,又让人感到一丝莫名的疏离。看着那些排队的人们,我忽然觉得,或许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五爷”,一个能解燃眉之急、能带来好运的寄托。 中午,我没有吃午饭。腰疼让我几乎动弹不得,只想找个地方坐下,休息片刻。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能消解食欲。休息了一段时间后,疼痛稍微缓解了一些,但身体的沉重感依旧。我们决定,不再继续游览,而是直接往太原机场返行。这趟朝圣之旅,提前画上了一个句号。

回程的路,或许是身体的不适放大了内心的烦躁,我和小米又在一些琐事上发生了争执。车窗外是飞速倒退的风景,车内是压抑的沉默和偶尔爆发的争吵。这一次,争执进行到高潮时,小米又像往常一样,突然止步了。他不再争辩,只是沉默地望着窗外。我看着他,心里五味杂陈。我知道,这次争执,不能完全怪他。我的腰部疼痛,让我整个人都变得敏感而易怒。小米说话有时确实颠三倒四,有时又让人觉得有些“假”,不够实在。次数多了,这种累积的失望和烦躁,总会找到一个爆发的出口。我知道我应该让着他,或者更聪明地规避这些矛盾,但道行不够,总在忍不住的时候,把那些积压在心底的话都倒了出来。唉,罢了,或许这就是老友之间的常态吧,吵过闹过,依旧可以一起散步,一起面对生活。

晚上到家后,竟然一点饥饿感都没有,胃里空空的,但身体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直到第二天,腰部才有了比较大的缓解,那种仿佛被抽打的疼痛感渐渐退去。

五台山,这座古老的山,又一次用它沉默的广博,收纳了我们这一对不完美的旅人,收纳了我们所有的虔诚与不虔诚,接纳了我们所有的圆满与缺憾。下一次,不知何时才能再来。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10张图片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11张图片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12张图片

第三次游五台山 - 第13张图片

除非注明,忆秋年 - Blog文章均为原创,本文地址 http://www.hanshuailing.com/wordpress/?p=7690,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作者: 简介:

《第三次游五台山》留言数:1

  1. 剑 痞文章作者

    这次感觉小米的财富明显是增加了的,但是做人似乎比以前更加小家子气,精于算计了,这些致使我对他有了新的看法。当人过于精于算计的时候,其实就少了很多交往的乐趣。

    1楼 回复

发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