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陈安之讲座后,谈谈习惯刻意练习

原来陈安之的声音也是刻意练习出来的,怪不得这几天听他讲座的时候那么有吸引力,让人有好感,好的声音很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和跟随思想的跃动,增加别人对自己的好感同时,留下好的印象哦

今天学习陈安之课程,记下了一下几点:

1.重复复习-熟识

2.认真负责-态度

3.模仿了解-对味

  三种人:

 1.视觉人群-语速很快

2.听觉人群-给人不礼貌,不看别人的感觉

 3.触觉人群-凡事过慢,温火熟之很明显我善于观察视觉人群,不喜爱直视别人

我是属于听觉人群的,渴望做触觉人群 !主动出击,带动气氛,把握先机尽量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别人做什么,有效的归类别人,掌握对方介绍,更好为自己将来人脉转换做铺垫

回头开头,我今天对陈安之刻意练习声音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就研究一下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运动员训练,他们就是刻意练习,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要训练成千上万遍,练成自然而然,练成熟能生巧,练成机械性动作,刻进记忆里,如呼吸般自然,练的次数多了,也就成为记忆动作。

事实上,刻意练习高标准职业技能是成功的一半,销售70%–80%的成功率都来取决与给客户留下的第一印象。好的开端能获得客户的好感,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但也是销售中的重中之重,销售人员一定要学会如给客户留下好感,多加练习专业技能。

刻意练习是成为行业专家或者高水平技能最为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

销售工作也是一样的,也需要不断地进行刻意练习,让自己具备条件反射般自然的销售技能,当客户说到什么问题时,能够将应对策略脱口而出,运用自如,这就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那刻意练习到底怎么训练呢,需要做到有意识地努力,需要专注去做,需要不断重复、强化训练,这其中,需要人们挑战自己的舒适区,需要自律,不能半途而废,需要不断地重复。通过重复学习训练,形成记忆,甚至是肌肉记忆,条件反射,慢慢地,就能具备属于自己的专属技能。

刻意练习并不是单纯的简单重复,而是需要有系统的目标和科学的计划以及专业的指导和反馈,离开了专业,那只能叫习惯性动作而已。同时,刻意练习需要有耐心,需要有毅力,需要自律,需要坚持,切不可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通过刻意练习让自己成为高手,让自己具备一些专业技能,跟随自己一辈子,在培养自己专业技能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指导,需要自己有毅力、有恒心,功夫巨星李小龙曾经说过,我不怕练一万招的人,就怕把一招练一万次的人,让我们都能加强刻意练习,提升自己独特的专业技能,运用起来,自然而然,如呼吸般自然。

另外一个好的外观也会给人好感。美会产生好感。销售员要学会包装自己,培养自己的审美其次,我们的行为也能给人带来好感。假如外观上稍显欠缺,但是行为上热情礼貌,面带微笑,我们一样可以获得好感。销售人员一定要学会主动和别人打招呼,切忌高冷。

好感的另一个来源也是就是利益。我们往往会对给我们带来利益的人和事具备好感。这也是我们销售人员见客户通常要带礼物的原因。

我们和客户交流的时候一定会谈产品,如果销售人员的产品知识还没有客户多,客户怎么会从我们手上买东西?客户从我们手上买东西的前提就是信任我们,客户觉得销售人员在产品方面比自己懂得多才会相信销售人员。

这样的话,销售行事的风格,动作,衣着,礼节,操作流程都应该是可以有意识的培训和锻炼的! 基本上,我们创造好感就来自于这这几个方面,也就是好的外观,行为和利益。如何让自己好上加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无外乎这几个方面。

我们去见客户,都会有利益方面的一个需求。这种利益方面的运用,无外乎就是给客户提供无法拒绝的好处。我们要去思考客户究竟要什么,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分析客户的需求。我之前也说过,销售就是发现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也是提炼利益的过程。销售人员一定要语言简练,把能给客户提供的利益用一句话表露出来,做到言简意赅。

从新手到大师#刻意练习

再深入一些研究下:

如何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吧

什么决定了一个人可以成为顶尖的行业专家?

有人说主要靠经验,有人说靠天赋,但是大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经验还是天赋,都不是成为专家的关键因素。

一个工作10年的人都很有经验,但是他们大部分并没有做到领域内专家。

NSEAD商学院有一项研究发现:比起只有少量经验的人,大体而言,更有经验的管理者并没有产生高效的效果。国际上一些排名靠前的大师,甚至在天生智力上低于普通人。

决定伟大水平和一般水平的关键因素,既不是天赋,也不是经验,而是『刻意练习』的程度。

刻意练习是指为了提高绩效而被刻意设计出来的练习,它要求一个人离开自己的熟练和舒适区域,不断地依据方法去练习和提高。

比如足球爱好者只不过是享受踢球的过程,普通的足球运动员只不过是例行惯事地训练和参加比赛,而顶尖的足球运动员却不断地发现现有能力的不足,并且不断以自己不舒服的方式挑战并练习高难度的动作。

而这种刻意练习的程度,而不是单纯的工作经验,真正决定了顶尖大师和一般职员的差距。

有的人有10年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在无意识地重复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真正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10小时都不到。

有的人只有2年工作经验,但是每天花费大量额外的时间做刻意练习,不断挑战自己完成任务水准的极限,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会有1000小时。

所以,为什么有的人工作10年,仍然不是专家,而有的人2年时间,足够表现卓越?

表面上看是10年和2年的差距,实际上是10小时和1000小时的差距——因为真正决定水平高低的,并不是工作时间,而是真正用于刻意练习的时间。

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只是在无意识地增长经验,在35岁之后就感叹力不从心;而另一部分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逐渐用更快地速度达到顶尖水平。

更可怕的是,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比如移动互联网经济),整个社会正在迅速拉开顶尖水平和二流水平的差距。

在过去,如果你羡慕邻居公司有个一流的销售员,每个月能拿100W的订单;不用担心,你只需要雇佣10个二流销售员就完了——反正质量差距可以用数量差距来弥补。


而现在,如果通过互联网文案来营销,1个一流文案所创造的价值,1000个二流文案都无法弥补。

再比如商业战略,一个顶尖战略专家1天创造出来的价值,可能是一个对战略似是而非的人一辈子都无法创造的。

当数量越来越难以弥补质量的差距,『顶尖水平的专家』就会变成越来越稀缺的资源。

所以,通过刻意练习来逐渐成为顶尖水平的专家,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那么如何刻意练习?

假设你现在在从事任何一个领域,同时找到了一系列的教材、任务,如何开始呢?

一. 避免自动完成

自检问题:你今天的工作,是有意识地刻意提升,还是在自动完成?

比如一开始学习驾驶的时候,你会去刻意地记忆如何换挡、如何刹车,当遇到情况需要刹车的时候,你就会回忆起刹车的要领(比如既要踩离合,又要踩刹车),并且在头脑中执行这个要领。

然后,随着练习的增加,你做这些事情会越来越熟练。

直到到了某个时刻,你遇到情况就会立刻刹车——这个动作是自动完成的,你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是如何刹车的。

一旦进入了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我们对驾驶技术的改善将会不断降低并最终停止。

而真正想要达到专家水平的车手,从来不允许自己进入这种『自动完成』的状态——每过一个弯,他都会刻意去思考刚刚过弯用了什么技巧、表现得怎么样、应该如何提升。

对于每一项工作,大部分人随着熟练程度的提高,都会逐渐进入『自动完成』的状态。而真正想要成为高水平专家的人却在极力避免这种状态。

比如跟客户打电话沟通合作,大部分人的做法是:拿起电话,告诉客户我们的需求和报价。毕竟这件事已经做过了无数次,之前做的也都OK,早就进入了『自动完成』的状态。

而优秀的人却会刻意避免这种『自动完成』,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无意识』地完成了这个工作。

在拿起电话之前,他们可能先问自己:


●上次我做类似的事情,有什么做的不够好的地方?

●哦,对了,我表达逻辑有问题,让客户半天都不知道我在讲什么。

●还有,我记得上次沟通后我曾遗漏了细节,忘记跟客户讨论。

●怎么办呢?逻辑问题的话,我首先练习『结论先行』这个原则吧(记得上次李叫兽来培训的时候讲过),这次先练习一下。

●遗漏细节的问题,记得上次看过一个《清单革命》,我这次就开始练习每次沟通之前列一个任务清单,这样就不会遗漏了。

在打电话过程中,他可能变打电话变有意识地去训练自己的技巧(比如训练『结论先行』)。


结束电话,他可能会想一下:刚刚是不是有效训练了沟通技巧?还有哪些可以继续提升的?我还用了什么技巧?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日常工作的所有事情,不论是沟通客户、改个公关稿件还是写一段文案,我们总是缺乏动力去超越自身极限,把事情做得更好一些。

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只不过是越来越熟练自己已经可以做到60分的东西,越来越可以自动的维持过去的水平,但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顶尖专家。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在某个岗位上5年之后,就陷入了能力增长的瓶颈——因为他已经做到了60-80分,已经做得比周围人好,已经可以满足职位的要求。

他们每天就是按照『自动模式』发邮件、沟通电话、管理文件,很少进一步去精进自己每天的工作。

但是有的人却不满足于这一点,他们在把领域内的事情做到95分的时候,还不允许自己进入『自动完成』状态,非要刻意学习各种新能力,把它做到96分、97分、98分……即使,这个职位对他的要求只有80分。

其实即使职场上最简单的『发邮件』『沟通电话』都有很多技巧、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这些基础任务所有人都可以做到60分,但如果你想成为专家,那么在其他做到60分后进入『自动完成』模式时,你的机会来了——你要做的是精益求精,利用任务刻意练习刚学会的知识,避免自己进入『自动完成』模式。

二. 离开舒适区

自检问题: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是否离开了你的舒适区域,让你觉得需要付出额外的学习和努力才能做好?


人在面临任务的时候,心理上有3个区域:
●舒适区——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学习区——稍微高出能力范围;
●恐慌区——远超现有能力范围。

而刻意练习,就是想办法更多地让自己停留在『学习区』,想办法寻找难度高出现有水平的工作,或者使用自己仍然不熟练的技巧。

而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能力基本上很难成长。

就足球来说,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非常有天赋的足球爱好者,在场上的水平永远比不上一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足球运动员(即使他天资平庸)——他们长时间停留在舒适区。

足球爱好者纯粹为了乐趣而踢球,他们享受踢球的过程,他们渴望的是下班后去足球场拔脚怒射、排解郁闷。所以他们停留在舒适区,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踢着让自己舒服的足球。

而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可不是这样,他们经常在不舒服的位置踢不好踢的球,他们被教练要求增加训练量(比如昨天是10次50米加速冲刺射门,今天要30次50米加速冲刺射门),他们被要求今天专门训练左脚踢球……

这一切任务,都不会让我们舒服,因为很难轻易做到。但这的确是长期提高能力的必要条件——离开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你可能对自己的领域很感兴趣(比如你热爱文案或者热爱商业分析),但是相信我,在任何一个领域内的刻意练习本身,都毫无任何兴趣可言——因为那意味着你需要经常去做自己不能做的事情,并且经常遇到失败、挫折。

比如,对文案感兴趣,有空的时候看看文案书、看看创意文案合集、看看李叫兽写的文章,这很放松和有趣,但是这和专业的文案练习是两码事。

在刻意的文案练习中,你找到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比如20字以内解释清楚产品是什么,同时解决消费者偏见问题、能够给读者记忆力、能够强化品牌、能够区分竞争对手……)

为了完成这个『离开舒适区』的任务,你需要用上几乎所有的文案技巧,比如『巧妙利用基模』、『指向读者利益』、『建立反差』、『附着在大众情绪上』、『策略上扬长避短』、『寻找极端且高频的使用情景』……

然后经过大量的修改、反思,再比照优秀的文案……

这绝对没有任何舒适的享受和轻松的乐趣。

同样,对商业分析感兴趣,看几本商业分析的有趣书籍(比如我常推荐的《好战略坏战略》),这和我把『扬长避短』『行动协同』等基本原则练到吐,并逼迫自己一天诊断3个困难的商业案例是两码事。

同样,业余歌手练习歌曲的时候非常有乐趣和放松,当做排解压力的方式,这和专业歌手非常紧张和困难地挑战一个高音是两码事。

任何专业的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离开舒适区——学习大量的知识,寻找困难的任务,用着自己不习惯的方式大量训练。

三. 牺牲短期利益

自检问题:有多长时间,你没有为了训练而牺牲短期绩效?


绝大多数刻意练习,都意味着短期效果的下降——因为你在用自己不熟悉、不舒服的方式做事。

比如你本来从用笔写字切换到键盘打字,一开始肯定是绩效降低的——估计刚开始你一分钟只能打5个字。

但是持续地练习之后,最终你可以一分钟打80字,而这是写字永远也赶不上的速度。

所以,如果总是追求短期绩效,总是追求这次能够把活尽快干完,就很难有刻意练习的机会。

比如之前我在练习《金字塔原理》中的逻辑表达的那段时间(记得是大二),需要群发一条简单的会议通知,结果过了一个小时我还没写完。

有人问我怎么这么慢。

我说我在练习逻辑化表达,等下会写出一个超牛的会议通知。

然后周围人不解:这也太费事了吧,按之前的发出去不就行了。

但是我觉得,即使这次我用很不熟悉的方式(金字塔原理),花了很多时间才能写一条简单的会议通知(牺牲了短期利益),但是将来我训练熟了,就会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质量来完成。

这就好像学习键盘打字一样。

这样训练的结果就是,现在,我可以用远超常人的速度,清晰化逻辑化地表达复杂的观点。

很多人把精进某种技能当做工作的附加品,在最快做好当下工作的同时顺便学习一些掌握一些经验、技能。

但是如果想不断精进自己的能力,成为顶尖专家,你需要在某些时候,把掌握技能当做工作的目标呢,而不仅仅是附加品。

『既然今天的工作不那么着急,那么我今天的主要目标就是利用这些工作来训练技能,而不是追求最快把工作做完。』

比如上周『李叫兽圆桌会』结束后,我让团队的一名成员整理圆桌会的主要内容(发给客户用的),然后他很快就整理完发给我。

结果我发现整个内容提升空间很大——缺乏层次、逻辑,而且写作不够清晰。而这其实是文案人的关键能力。

所以我让他利用未来一周的时间,把这个内容整理到最好,当做自己的训练。

从业务角度来讲,这是不经济的,因为这是对客户的免费内容,本应该最快搞完交差。

也就是说,这样的训练会降低短期绩效(速度太慢)。

但是从能力提升的角度来说,这会让一个团队成员利用一个非紧急工作,最大化地学习技巧、提升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训练技能』变成了工作的全部目标,而不是工作的附属品。(当然不能所有的工作都这样做)

四. 大量重复性训练

自检问题:你在多大程度上,对某一项能力进行了大量重复性训练?


练习和实战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专项能力重复性训练的程度。

在实战中,我们是用到所有的能力来完成一个职责——比如如果你是市场人员,你可能在一天内需要用到构思创意、检查策略、沟通乙方、撰写邮件等十几项能力。

刻意练习,则往往是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训练少数能力——比如你刚学习了『扬长避短』的战略思维技巧,就要试图在所有任务中锻炼该能力。

而单纯的实战其实并不能持续地提高一个人的能力——没有一个足球运动员是每天的内容就是参加比赛。

相反,足球运动员大多数时间做的事情和参加比赛毫无关系,比如一个球员可能会花费一整天的时间练习40米外的右脚任意球;另一个球员可能整周只是在做小腿力量的训练。

而如果所有运动员每次的训练内容就是各种比赛(踢野球的人就是这么练的),就无法持续而迅速地提高能力。

所以,要想在某些领域刻意联系并最终成为专家,就需要对某些关键技能进行细分,并且进行大量的重复性训练。

而不是只去实战。

比如我最近在训练『用文案指出痛点』的能力,就找来了大量的案例去重复性训练(包括我自己过去做过的文案和即将要做的文案)。

然后,我还会专门针对这个内容搞一场培训或者写一个公众号,以强化我的单项训练。

五. 持续地获得反馈

自检问题:在我想刻意练习的领域,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我得到反馈?

反馈是指任何让你知道自己现在做的有多好,以及距离理想目标有多远的方式。

比如一个练习任意球的足球运动员,反馈方式就是看看这一脚下去,能不能直挂死角。

没有反馈的练习,就相当于没有球门,对天射门练任意球一样——无法通过结果来纠正和诊断自己的学习。

所以,在你的刻意练习计划中,一定要加入持续的反馈。

比如为了训练团队成员的文案能力,我设计了写文案的『自检清单』,清单上分类列出了几十个文案的基本原则——比如『是否顺应了疑问』、『是否开头创造了缺口』、『是否属于粘性信息』等。

然后其他人只需要在写完某个文案之后,按照这些原则去自检,就可以得到基本的反馈。

『我靠,原来这个文案忘记了创造缺口,怪不得感觉不吸引人』

除了自我检查等方式,还有的反馈就是提供一定的外部激励。

比如设置每周的团队分享会,让每个人分享自己写文案使用的技巧,分享自己本周最得意的一个文案等(担心这周自己讲不出干货?好好练吧!)

就像前面说的,刻意练习并不是一件轻松有趣的事情,如果缺乏反馈和激励,很少有人能够长时间坚持下去。

结语

为什么通往杰出和卓越成就的道路非常明确(比如使用刻意练习),但是只有少数人选择这样走下去?


因为上面讲到的大多数方法,都与我们的本能相违背——比如大脑会自动把熟练工作归到『自动完成』,而不是继续刻意提高。

使用『刻意练习』,就意味着你经常无法轻松地完成工作、无法轻松地读书,意味着你高度集中精力,意味着你需要不停地思考、总结、反馈,并且做自己不习惯、不舒服和反直觉的事情。

刻意练习是成为顶尖专家的必要条件,如果你做的事情和上面讲的没有关系,你就永远也成为不了顶尖专家——不论你有多大天赋、多久的经验和多大的梦想。

但是一旦你长时间至少在一个领域进行了刻意练习,你最终取得的成果将是非常巨大的,其中包括:
●碾压并且秒杀你的大部分同行;
●远超同龄人的远见卓识;
●不断接近的伟大成就……

5条评论

  1. 一件事情重复14次,你的成功率就能达到95%,对于一个高手来说,除了高超的思维能力之外,其实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就是不断重复,将一件小事情重复多遍,你就能成为做这件小事的专家,将一件大事情重复多遍,你就能成为做大事的专家,可以看出重复的价值有多大,尤其是在重复之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复盘,再来改进新一轮的重复,取得更好的结果,这就是刻意练习,这是成为一个顶级高手的最优秀品质。https://www.toutiao.com/w/1793132565504010/

  2. 刻意的练习,真的可以改变自己,变得更强,https://m.toutiao.com/article/7318639251602719282/?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706563389&use_new_style=1&req_id=20240130052308FBADD5CB483DF75836EC&group_id=7318639251602719282&tt_from=android_shar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4bb8ff92-9ea1-48d6-8311-b2924e323b2f

  3. 刻意练习有四个步骤:目标、专注、反馈和跳出舒适区。以下是每个步骤的具体介绍:
    – 目标:目标是一个人对所期望的事情有所成就的真正决心。目标之于成功,正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没有空气,任何人都无法生存;没有目标,任何人都不能成功。
    – 专注:为了获得有效进展,需要充分专注于你的目标。极强的专注能力,是能够让自己不分心,避免其他的外界干扰,帮助自己静下心来专研学习。
    – 反馈:你需要了解想做的事情方向的正确与错误,发现错误的地方,就需要及时的反馈,以便及时地改正。
    – 跳出舒适区:对任何种类的练习来说,都有一个最基础的法则,那就是:只要你从不强迫自己离开舒适区,就永远不可能有长进。

    刻意练习的四个步骤可以帮助人们在某个领域不断地进步,成为杰出的人物。

  4. 闲来读史书:刻意练习,从新手到大师:
    1、明确目标
    2、极度专注
    3、突破舒适
    4、即时反馈
    5、长期坚持https://m.toutiao.com/w/1789401556337676/?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706562359&use_new_style=1&tt_from=system&utm_source=system&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eabce09b-3b9c-443f-afb1-93007fc4a809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